查看原文
其他

寒假读书笔记四:一本安静的书

中学实验班 辛庄师范 2022-06-08

文十三:一本安静的书

 学生:青松


这个月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月,想选一本安静一点的书读,于是就选了梭罗笔下的《瓦尔登湖》。这本书序言的第一段话就是:“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?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,我说,你也许最好是把你的心安静下来,然后再打开这本书。”


这本书的内容,主要就是讲了梭罗在美国瓦尔登湖的旁边,自己搭建了一座简陋的小木屋,并在其中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,期间体悟到了许多事。这本书中的文章并没有很强烈的感情,甚至作者买东西的账本也会出现其中。但每一篇文章读完都感觉能收获到很多的东西,比如在最后的结束语中讲到了贫穷的概念:“你最富有的时候,倒是最贫穷的。”“尽管贫困,你要爱你的生活。”“城镇中的穷人,我看,倒往往是过着最独立不羁的生活。”“视贫穷如园中的花草而像圣人一样耕植它吧!”原来贫富的分界并不是物质上的,而是精神上的!


书中多次引用中国的《四书》来解释一些事物,我就找到了八句,比如出自《论语》的“知之为知之”,出自《大学》的“食而不知其味”,出自《中庸》的“鬼神之为德”,出自《孟子》的“美德胚胎?”等,我读完后眼前一亮,哇!原来中西可以这样结合啊!


整本书读下来感觉有一种动静相宜的感觉,作者表达的思想感觉很“动”,但整体读下来的感觉是“静”,很安静,能坐下来安静的思考了。


总之,这本书中蕴藏着的大量财富,也许有很多我还没有感受到、挖掘到,但是我很喜欢这本《瓦尔登湖》。


【点评:非常好!这样安静地读书,越读越有味道。】

文十四: 欣然亦自得

学生:子谦


我很喜欢汪曾祺。虽然至今只读过些许他的散文,但每每见到都有所触动。至于为什么,也难以解释清楚。


汪曾祺先生写东西很踏实。不着边际,或含义深刻让人费心思琢磨的文字不大出现。都是些实实在在的、身边的、再普通不过的事情。诸如树上的果子,地上的花,过年吃咸鸭蛋这样的琐事,常出现在他的文章里。他不是没有经历过大风浪,但就是专讲身边的小事,其触动人心的程度与轰轰烈烈的情节比起来毫不逊色。虽然他一点不忽略这些平常日子里的小细节,却也不拘泥于此,是以文章不显小气。曾有人评论他老师沈从文的文章:就像小溪中的流水一样,轻轻抚摸经过的每一片草叶,然后继续向前流去。这恐怕也同样适合形容汪曾祺的文章。


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是朴实的,他不大写词藻华丽的句子、用疑难字,行文直白不绕弯子,是什么就是什么。可是却没有觉得突兀或是生硬,反而是带着恬然、安稳、柔和、纯朴的美。但他的文字看似轻松自如,若不经意,却是潜心琢磨、思量过的。


老先生是个很会苦中作乐的人,他所处的时代并不安稳,国家内外皆有忧患。他下过乡,上过高原,种过果树,受过批斗。而他的文字间却见不到悲凉或是愤慨,亦没有怨怒。所有迎面而来的,都安然受之,用平静去面对。他对待这一切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:“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弹性的,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,都用一种‘儒道互补’的精神对待之,这种‘儒道互补’的真髓,即‘不在乎’”。


汪曾祺先生,一个活生生的、过着最普通平常生活的作家,一个没有什么伟大的抱负的普通人。宠辱不惊,文字中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满足与祥和。汪曾祺似乎写什么都是愉快的,这真的是一个作家能带给读者非常美好的礼物。


【点评:非常好!文字老练了,人也从容了。】

文十五:物是人非,睹物宁不伤感——读杨绛先生《我们仨》有感

学生:尔安


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随着杨绛先生一个个挥之不去的“噩梦”,各种现实与梦境的相互交错,我们被带进她的人生。


如其言“世界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玻璃脆”,那么多年一家同度说散就散,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限悲痛后不久,又要独自面临丧夫的哀伤。而杨绛先生貌似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,独自生活的十八年里,频出著作,也许,这也是杨绛先生怀念丈夫女儿的特殊方式吧。


《我们仨》中,杨绛先生回忆了当初与钟书先生奔赴海外、苦苦求学的经历,在这期间也有了自己的女儿钱媛。学成以后,回到清华大学执教,再后来,要面对“文革”等重大国家“政变”……而书中的文字是那么平静、祥和,一次次撕心裂肺的伤痛、煎熬,都在笔锋一转间化作我们普通人的视角,平凡而不失真挚的显现。可能也正是因此,与书中好些情感的“共鸣”有些后知后觉,字里行间背后的沉痛哀伤,会让人心久久不能平复。这样的隐忍、平和,非学识和修养到达一定境界的人,是很难做到的。


想起去年十月,凤娥老师带我们女生学女学,最后一周,我们都做了自己“研究人物”的分享,林海音,叶嘉莹先生,她们和杨绛先生一样,都是坚强女性的代表。曾听过不少某某女性在经历过一些悲苦之后“消沉、堕落”的故事,她们是可以被理解的,理解之后,对她对于生命态度的惋惜要远远大于同情。在我,不见得一定要经历很多大风大浪才是坚强,而是经历过之后,依然能活出自己生命的模样,带着阳光。


好长时间了,不愿再去翻看这本《我们仨》,一个人对一家人的怀念,字里行间,实在太寂寞,太伤感。而这百年丰富的人生,写出来也不过是一本薄薄的书,但若碌碌无为,虚度一生,岂不过分可惜?!

【点评:非常好!为文,为人,一也。看来能体会到这一点了。】

文十六:辨  明

学生:灼华


木心先生在美国居住期间,私下开文学课,听众大都是跟随多年的老学生,就着“世界文学史”的主题,两周一聚,一侃就是五年。先生去世后,当年的课堂笔记得以公开面世,遂成《文学回忆录》。


从希腊罗马神话,直至现代魔幻现实主义,时间跨越三十个世纪,地区覆盖整个世界。厚厚两册,读起来却丝毫不费力,归因于作者不是学院派的教授,只是区区一名“艺术家”。讲文学史,实为钟爱文学者对文学的回忆,斩钉截铁,不解释、不犹豫,更无“客观”可言。这本书的可看之处恰在于此。


文学是人学。

开课引言便引出这句话,意为要从最高层次看待文学。将任何一门学问都说成“人学”,又未尝不可呢?只要能从中见人心、学做人。


中国文化的酒瓶盖到了唐朝就掉落了,酒气到明清散光。“五四”再把酒倒光,掺进西方的白水,加酒精。


文学的表达,画面感自然跳出。再仔细品味,其中有感情。

作品里放不下,但又让人看出还有许多东西,这就是艺术家的深度。他们写当时,但可以永久。他们知道,当时的什么,可以写进文学。


一句到位。作品和它背后的人,不可分开而语。

听到贝多芬的一段,看到歌德的一言,心动:我也如此感觉,我也这样想过,只是没说出来,或说的没这么好——这就是踏向伟大的第一步。

忍不住想点头赞成。若真如此,自己已向伟大踏过好多次“第一步”啦。


哈代的作品好到,在这个路子上我看到绝望为止。另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,也让我绝望。有些伟大的作品一派拒绝模仿的气度,“不许动!”好像这么说。


总有些重量级的作品,读完后只剩佩服。不过,既然自己不敢抱有超越他们的希望,为什么还要努力去写呢?因为写作的目的,不是超越。无论多么喜欢别人的作品,也终究不是自己的。


福楼拜说:“你所要表达的,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,因此你得寻找,务必找到它,决不要来个差不多。”越是辛苦不倦找唯一的词,就越熟练。左顾右盼——来了,甚至这个词会自动跳出来,争先恐后,跳满一桌子,一个比一个准确,一个比一个美妙。写作的幸福,也许就在这静静的狂欢,连连的丰收。


有幸能体会到写作的喜悦,真是人间一大乐事。

一个人的艺术作品,留在世界上,实在是不死的。对于我,拜伦、普希金完全是活着的。

我年轻时忧来无方,常用一个老药方。如果你们落在忧悒中,不妨试试:沙发、巧克力、


狄更斯。

艺术上前人和后人的关系,是艺术上的天伦关系:前人哺育后人,后人报答前人,成天伦之乐。

听贝多芬《第九交响曲》的第三乐章,觉得宇宙不配。


我有两个文学舅舅:大舅舅胖胖的,热气腾腾、神经病,就是巴尔扎克,二舅舅斯斯文文,要言不烦,言必中的,就是福楼拜。福楼拜家,我常去,巴尔扎克家,只能跳进院子,从后墙头看看。


我现在还记得纪德的好处。当时我在罗曼·罗兰家里转不出来,听到窗口有人敲,是纪德,说:“Come on,come on!”把我带出去了,我永远心怀感激。


真是一位好读者。读书时,果真能从中得到养分。自然对其背后的文学家熟悉相认,就像好友一般。幸福不过如此。


文字与语言关联,又有非语言的因素,不能颁布法律来规定,靠语言学家也整理不好,只有天才特高的文学家,他为自己而使用文字,一经应用,文字生机勃勃。

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。“我十二万分的爱你”,就不如“我爱你”。


读书要求好,不甚求全,但求全之心,不能没有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求不到的,到屠格涅夫那里求,一家家求过去。再有欠缺怎么办呢?还有一家,就是你自己。


亚当出乐园,上帝说:“可怜的孩子,你到地上去,有高山大海,怕不怕?”亚当说:“不怕。”

上帝说:“有毒蛇猛兽。”亚当说:“不怕。”

上帝说:“那就去吧。”亚当说;“我怕。”

上帝奇怪道:“你怕什么呢?”亚当说:“我怕寂寞。”

上帝低头想了想,把艺术给了亚当。

……

 

围绕文学史,却似乎总在主题之外,冒出许多值得深思的点。

除了与某些话产生共鸣,也会对许多观点不甚认同,以至于反对。如作者对老子的认识,还是归于悲观主义。对孔子,更是看得太窄,定义为“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”,认为他“把人扭曲得不是人”,也仅强调《论语》的文学性,不取其意,只顾形式。以及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,常把“哲学”挂在嘴边,用不着边际的话营造深刻的氛围,对尼采和弗洛伊德一片忠心。可能受“文革”的影响,总有点悲观的味道。作者有悟性,有才气,却终还是缺了一份明朗,不免遗憾。


其实,读这本书,也有意审视自己“辨明”的功夫。如此一部个性鲜明的著作,能否既见其好,也看到偏差?读到后面越来越肯定,相信自己的判断。有趣的是,本来对某件事没有想法,看到别人的观点后,不会被带跑,反而激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
最后一节课,作者总结道:“文学是可爱的,生活是好玩的,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。”前两点,没问题。最后一句,不是必然。貌似要进入佛门,必须有所牺牲:不能吃肉、结婚、说妄语。但一心向佛的弟子,难道不是自愿对七情六欲有所控制吗?既是心甘情愿,就并无牺牲可言。做事不需要任何牺牲,也不可自怜。心有所愿,任谁都奈何不得。


【点评:我一直觉得,陈丹青对他老师的推崇有点过了。作为中学生,能清醒地面对所谓名家的作品,做“辨明”的功夫,这非常好!一个善于学习的人,要善于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,该肯定的要肯定;同时不盲从,该保留的要保留。不必激烈地批判和否定,如此行文,近乎中肯,有内劲儿。】 

(待续)




★  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,致力于“重建大人之学”。更多信息请登录

     "一滴水“的新浪博客

    阅读   "立品图书“微信公众号

    “辛庄师范”微信公众号

★  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@sina.com

★  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。




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